临床实验论文如何写作

临床实验论文如何写作?对于实验结果的医学论文写作就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尊重和遵守全面性和真实性的原则。对于实验结果的成或败,是真实的它便赋予其科学价值。切不可自己添加、删减或夸大其论文结果。

一篇优秀的临床实验论文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6.jpg

   
   1、创新性
   医学论文的创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发展医学成就,破解医学问题。选题创新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灵魂。可体现在:①理论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见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论方面的独创见解,又要提出这些见解的依据;②应用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技术等,也就是要写出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关键;③创新性还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进或突破。
   
   2、可行性
   所谓选题的可行性,是指能够充分发挥作者的综合条件和可以胜任及如期完成医学论文写作的把握程度。影响选题的可行性因素有:①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知识素质结构、研究能力、技术水平及特长和兴趣等;②客观条件,包括经费、资料、时间、设备等。
   
   3、实用性
   撰写医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及应用。要从实际出发,选择能够指导科研、指导临床、造福人类的主题,因此,选题的实用性尤为重要。
   4、科学性
   医学论文是临床和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客观反映,其写作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取材客观真实、主题揭示本质、科研设计合理、论证科学严谨、表达逻辑性强、过实践检验。所谓科学性是指论文所介绍的方法、论点,是否用科学方法来证实,是否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这就要求:
   ⑴进行科研设计时即有周密的考虑,排除一切对结果可能干扰的不利因素;
   ⑵要设立必要的对照组,甚至双盲对照研究;
   ⑶对实验和观察的数据,要进行统计学;
   ⑷无论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对其结果的分析要从实际资料出发,得出恰当的结,切忌空谈设想和抽象推理。
   
   5、前瞻性
   要选择有研究价值及发展前途的主题,应积极开发研究新领域、新学科和新理论。
   
   那么医学实验论文的具体写作步骤和技巧是什么呢?
   
   医学论文的撰写一般分为资料的准备、构思、拟定提纲、拟写草稿、修改等过程。
   
   1.资料的准备
   首先是围绕问题收集资料和研究资料,虽然在课题研究或临床观察之前,已对有关资料和学术动态进行了搜集和分析,但是在撰写科研论文时仍要查阅大量有关文献,以作为对已掌握的文献的补充。
   搜集资料的目的,是为撰写论文开拓思路,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在搜集资料时,应根据论文的需要,把与科研课题有密切关系并要引用的资料做好卡片,注明文献的出处、作者、题目、杂志名称、卷、期、页数、年代等,漏一不可。
   
   一般搜集资料分三步法:
   ①根据研究课题选择检索工具;
   ②确定检索方法;
   ③查阅原始文献。
   
   其次是对研究材料的准备工作,它包括对材料的取舍和整理,对实验观察数据资料的分析处理,合理选用适当的图、表和照片等等。
   
   第三是提炼观点,明确结果,提出结论。通过对试验材料的分析,提炼出试验材料能说明的观点和能得到的结果,提出结论,使试验材料和理论认识充分结合起来。
   通过以上的准备工作,使理论和实践达到充分的统一,从而提高论文的水平。
   
   2.构思
   构思是对整个文章的布局、顺序、层次、段落、内容、观点、材料、怎样开头和结尾的思维,构思是写文章不可缺少的准备过程,构思时文章的主题中心要明确,用以表现的材料要充分、典型、新颖,结构上要严谨、环环相扣,只有潜心构思,才能思路流畅,写好提纲和文章。
   
   3.拟定提纲
   撰写论文之前,应先拟定提纲作为全文的骨架,使其形成结构,疏通思路的作用。拟定提纲,一方面可帮助作者从全局着眼,明确层次和重点,文章才写得有理,结构严谨。另一方面,通过提纲把作者的构思、观点用文字固定下来,做到目标明确,主次分明,随思路的进一步深化,会有新的问题、新的方法和新观点的发现,使原来的构思得到修改和补充完善。
   
   4.拟写草稿
   拟写草稿就是根据提纲,把要写的内容依次连接起来,把实验数据和资料进行归类分析。它是对论文内容和形式的再创造过程,也是论文写作最重要的阶段。完成全文后,需进行前后对照检查,使全文风格一致,层次清楚,衔接紧凑,这种写法最好每次完成一个完整的部分。
   
   5.修改
   修改是论文写作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无论是初写者还是经验丰富的作者,在初稿完成后都要经过一番审读、推敲、修改才能定稿。修改是对初稿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文字进一步加工和润色,对观点进一步订正。
   
   修改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文题是否相符;论点是否鲜明;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严密;布局是否合理;结论是否科学客观;用词是否符合医学术语;文稿是否符合医学论文写作规范或稿约要求;标点符号应用是否正确;有无错别字等等。有时,由于作者自己的思路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对文章的某些问题认识不足或对初稿的偏爱,一时难以对文稿恰当的增补和删减,为了保证质量,还要请内行专家修改或提出意见,这样才能使文章质量更高。
在写作医学实验论文时,还需要遵循以下格式:
   
   (一)标题(title)
   
   1.阐述具体、用语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文题相称、确切鲜明:标题体现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3.重点突出、主题明确:突出论文主题,高度概括,一目了然。不足以概括论文内容时,可加副标题(破折号、括号或加序码)。
   
   (二)作者署名(author)
   
   1.作者署名的意义
   (1)明确论文责任:文责自负
   (2)获得应有的荣誉:载入科技发展的史册
   (3)文献检索的需要:着者检索
   (4)明确着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
   
   2.作者署名的原则
   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对内容负责的人。(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3.作者署名的要求
   (1)分为集体署名和个人署名。
   (2)第一作者应是论文课题的创意者、设计者、执行者,是论文的执笔者。
   (3)多人合写时,主在前,次在后;多单位合写时,用脚注标明。
   (4)作者人数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6人。
   (5)指导、协作、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
   
   (三)摘要(abstract)
   
   1.摘要内容和格式
   一般格式:
   (1)目的(objective):说明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
   (2)方法(methods):说明研究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
   (3)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包括数据和统计学检验结果。
   (4)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
   
   其它格式
   (1)目的(objective, purpose, aim, background):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研究背景。
   (2)设计(design):论文基本研究设计。
   (3)地点(setting):研究地点、单位、等级。
   (4)对象(subjects, patients):论文研究的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
   (5)处理(intervention):论文的临床治疗和其它处理方法。
   (6)检测(measures):论文为评定结果而进行的主要测试项目。
   (7)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和数据。
   (8)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
   
   2.摘要的写作要求
   (1)连续写出,不分段落,不加小标题,不举例证。
   (2)格式规范化。
   (3)简短、完整,一般占全文文字的10%左右。
   (4)文字性资料,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
   (5)内容基本一致的英文摘要。
   
   (四)关键词(key words)
   
   关键词是表达科技文献的要素特征,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或词组。
   主题词是规范化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的自由语言。
   现阶段关键词和主题词都作为检索语言使用。由于关键词是自然语言,同义词、近义词、多意词未统一,造成检索误差,故目前多采用从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择。
1.关键词格式
   3-8个词或词组,之间空一格书写,不加标点符号。外文字符之间
   可加逗号,除专有名词的字首外,均小写。
   
   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1)可从标题、摘要和全文内容中选择,以从标题中选择最常用。
   (2)要严格筛选,充分、准确、全面地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
   (3)查阅医学主题词表确认。
   
   (五)引言(introduction)
   
   1.引言的基本内容
   (1)简要叙述研究此项工作的起因和目的
   (2)研究此项工作的历史背景
   (3)国内外对研究此项工作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
   (4)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意义
   (5)适当说明研究此项工作的时间、材料和方法
   
   2.引言的写作要求
   (1)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为200-500字,约占全文的1/8-1/10.
  (2)实事求是、客观评价:不能蓄意贬低前人,切忌妄下断言。
   (3)少用套话:水平如何,自有共论。
   (4)勿与摘要相同,避免与正文重复:不涉及结果或结论。
   (5)一般不写“引言”字样标题。
   
   
   (六)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 实验对象:
   ①动物:名称、品种、数量、来源、年龄、性别、分组标准与方法。
   ②微生物或细胞:种、型、株、系、培养条件和实验室条件。
   ③临床病例:来源、数量、性别、年龄、病因、病程、病理诊断、分型标准、选择标准。
   
   2. 实验仪器: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型号、操作方法、改进之点。
   
   3. 实验材料:药品和试剂的名称、成份、规格、纯度、来源、出厂时间、批号、浓度、剂量、给药方法、途径、用药总量。
   
   4. 实验方法与条件:
   ①临床病例:观察方法、指标、治疗方法、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方法、疗程。
   ②手术与标本:手术名称、术式、麻醉方法、标本制备过程。
   ③实验室:实验与记录手段、观察步骤、指标、注意事项、方法改进及依据。
   
   5. 统计学方法
   
   (七)结果(results)
   
   结果是论文价值所在,是研究成果的结晶。全文的结论由此得出,讨论由此引发,判断推理和建议由此导出。
   1.结果的内容
   (1)数据:不用原始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
   (2)图表:用于显示规律性和对比性。
   (3)照片:能形象客观地表达研究结果。
   (4)文字:对数据、图表、照片加以说明。
   
   2.结果的写作要求
   (1)按实验所得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安排,可分段、分节,可加小标题。
   (2)解释客观结果,不要外加作者的评价、分析和推理。
   (3)结果要真实性,不可将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或其它结果随意删除。
   (4)因图表和照片所占篇幅较大,能用文字说明的问题,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图表或照片。
   
   (八)讨论(discussion)
   
   讨论是论文的重要主体部分,是作者对所进行的研究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和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评价其意义。
   讨论的内容
   (1) 对实验观察过程中各种数据或现象的理论分析和解释。
   (2) 评估自己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与他人结果比较异同,并解释其原因。
   (3) 实验结果的理论意义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4) 作用机制或变化规律的探讨。
   (5) 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与本文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关于我们
服务流程
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
权威期刊服务支持
售前咨询:133-5819-2224
     133-5819-2224
学术咨询:133-5819-2224
投诉电话:133-5819-2224
期刊咨询服务
投稿咨询
客户心声
职称论文资讯
服务时间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常见问题
职称助手
科研助手
应用文稿
手机阅读